众所周知,华侨新村是广州乃至全国著名的住宅小区,是建国初期政府为了安置归国投资的华侨而兴建。如今,华侨新村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区,社区内的一草一木皆是受保护之物,外面已然车水马龙,华侨新村依然如同一片静谧美好的世外桃源。


但再美好的东西在经过岁月的洗礼,
依旧会失色、沧桑。
大院门禁老化,公共设施破旧,
社区内树木枝丫野蛮生长,
每逢刮风下雨即岌岌可危
……
种种客观真实存在的情况都在告诉我们,华侨新村也已无可避免地日趋老旧。
而在刚过去的三个月里,
华侨新村内部却不知不觉迎来了一些新变化,
究竟又是什么回事呢?
赶紧跟着小e来看看这些变化~
6大院更换不锈钢智能门禁系统
并加装或更换不锈钢雨棚


和平路5号至6号整改前后




团结路57号至66号整改前后


友爱路50号之一至之十整改前后


友爱路50号之一至之十(大院后门)整改前后


和平路31号侧整改前后
2处大院防盗门更换不锈钢雨棚


团结路14号至15号防盗门整改前后


爱国路28号侧防盗门整改前后
2处社区长者活动中心顶棚改造


友爱路77号旁第一部分整改前后


友爱路77号旁第二部分整改前后
34个楼梯口通道加装不锈钢扶手


友爱路9号之四号楼整改前后


和平路9号之一至之四号楼整改前后
安装100块新式社区公示栏

光明路24号至25号大楼下

团结路8号之十一大楼下

爱国路30号至31号大楼下
为33棵“无人”管理的树木剪枝修叶

团结路69号至71号位置

和平路10号位置


友爱路五巷10号至12号小斜坡修枝剪叶前后


和平路39号位置修枝剪叶前后


和平路40号至41号位置修枝剪叶前后
看完了这么多社区内整改前后对比图,
是不是你也觉得为之一振呢?
据了解,华侨新村的新变化源于一个叫做“ 民生微心愿”的项目,是政府资源下沉社区、社区民生质量改善、社区参与激活相互统一的社区治理和社区发展项目,属于越秀区探索城市主城区资源匮乏社区综合治理的一个有益尝试。
本次“民生微心愿”项目
以“为民、利民、惠民”为宗旨,
以“参与式预算”为指导理念,
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
居民参与协商机制建设、
社区微改造治理的有机结合为方向,
选取了区内5个试点街道的老旧社区,
通过以街道党工委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
工作创新为动力,健全治理体系为保障,
累计投入资金250万元,
实现了试点街道社区人居环境的综合治理与改善。
华侨新村社区作为本次推进服务项目示范点之一,按照越秀区民政局,华乐街党工委、办事处的有关工作部署要求,稳中有进推动“民生微心愿”服务项目在社区内落地见效。
华侨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黄小平亦告诉小e,在改造过程中,华侨新村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依托社区居民议事厅的协商议事功能,通过“两上两下”楼长、楼代表会议、居民议事委员、居民代表会议,在社区党总支带领征集、汇总、整理居民的意见建议133条,并经过居民代表民主投票产生确定服务项目清单。





改造明细表一览
据悉,此次项目工程从本年的3月份开始,历时3个月,6月中旬已全部竣工。上周,在越秀区民政局指导下成立的专家小组也莅临至华侨新村社区,逐一验收本次微改造的全部项目。


提及本次的惠民利民工程,不少街坊也纷纷向小e举起了大拇指,表示该民生微心愿项目改善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高质量公共服务,“让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好。” 
但再美好的东西在经过岁月的洗礼,
依旧会失色、沧桑。
大院门禁老化,公共设施破旧,
社区内树木枝丫野蛮生长,
每逢刮风下雨即岌岌可危
……
种种客观真实存在的情况都在告诉我们,华侨新村也已无可避免地日趋老旧。
而在刚过去的三个月里,
华侨新村内部却不知不觉迎来了一些新变化,
究竟又是什么回事呢?
赶紧跟着小e来看看这些变化~
6大院更换不锈钢智能门禁系统
并加装或更换不锈钢雨棚
和平路5号至6号整改前后
团结路57号至66号整改前后
友爱路50号之一至之十整改前后
友爱路50号之一至之十(大院后门)整改前后
和平路31号侧整改前后
2处大院防盗门更换不锈钢雨棚
团结路14号至15号防盗门整改前后
爱国路28号侧防盗门整改前后
2处社区长者活动中心顶棚改造
友爱路77号旁第一部分整改前后
友爱路77号旁第二部分整改前后
34个楼梯口通道加装不锈钢扶手
友爱路9号之四号楼整改前后
和平路9号之一至之四号楼整改前后
安装100块新式社区公示栏
光明路24号至25号大楼下
团结路8号之十一大楼下
爱国路30号至31号大楼下
为33棵“无人”管理的树木剪枝修叶
团结路69号至71号位置
和平路10号位置
友爱路五巷10号至12号小斜坡修枝剪叶前后
和平路39号位置修枝剪叶前后
和平路40号至41号位置修枝剪叶前后
看完了这么多社区内整改前后对比图,
是不是你也觉得为之一振呢?
本次“民生微心愿”项目
以“为民、利民、惠民”为宗旨,
以“参与式预算”为指导理念,
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
居民参与协商机制建设、
社区微改造治理的有机结合为方向,
选取了区内5个试点街道的老旧社区,
通过以街道党工委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
工作创新为动力,健全治理体系为保障,
累计投入资金250万元,
实现了试点街道社区人居环境的综合治理与改善。
华侨新村社区作为本次推进服务项目示范点之一,按照越秀区民政局,华乐街党工委、办事处的有关工作部署要求,稳中有进推动“民生微心愿”服务项目在社区内落地见效。
华侨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黄小平亦告诉小e,在改造过程中,华侨新村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依托社区居民议事厅的协商议事功能,通过“两上两下”楼长、楼代表会议、居民议事委员、居民代表会议,在社区党总支带领征集、汇总、整理居民的意见建议133条,并经过居民代表民主投票产生确定服务项目清单。
改造明细表一览
据悉,此次项目工程从本年的3月份开始,历时3个月,6月中旬已全部竣工。上周,在越秀区民政局指导下成立的专家小组也莅临至华侨新村社区,逐一验收本次微改造的全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