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炬小学同学“魔法编程”获奖,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潜能!
2019-11-27 15:16:44





“我总是希望让孩子们尝试更多的东西。让他们去探索自己未来想做的事。”怀着这样的愿望,红火炬小学的陈敏莹老师在其负责的小火点创客工作室开设了不同的学生社团课。学生们不仅乐在其中,还在不同竞赛中斩获多个奖项。        


     

近日,红火炬小学小火点创客工作室的十名学生两两组队,在陈敏莹和邓燕玲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江门开平市第一中学参加“魔法编程杯”第七届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展示交流活动,夺得一个一等奖,四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其中,获得一等奖的队伍总分排名第二,是该赛项的亚军,除证书外还赢得了奖金。



为比赛准备近一年,
未来的编程学习会更考验创意

     

“魔法编程杯”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展示交流活动原称广东省青少年虚拟机器人竞赛,创办于2013年。今年比赛分为中鸣、萝卜圈、乐博士和艾想科技四个赛项,而红火炬小学同学们参加的是其中的中鸣虚拟机器人项目。


本次竞赛要求学生先在软件中搭建机器人,为机器人编写程序指令,最后导入虚拟地图中完成指定任务。



红火炬小学参赛前的编程练习片段(二倍速)


以上动图的机器人前进、转动和取物等,均是靠学生自己通过编程完成的。不过,这种编程并非大众理解的“写代码”,而是通过组合“指令积木”及修改其参数完成的。竞赛要求的巡线任务需用到的指令比较复杂,“我们准备了快一年了,都是利用周二下午的社团课、周二和周三的午休以及周末的时间训练的。”参赛的范殷龙同学介绍道。


比赛分为网络初赛和现场总决赛。此次共32支队伍参加了中鸣项目初赛,通过初赛选拔出线的队伍与上一届排名前三的队伍一同进入决赛。“这次比赛难度比平常练习的高一些。我们只有林旭扬同学在虚拟机器人中获得满分。”陈敏莹老师显得有些遗憾。




现场总决赛除了虚拟机器人编程外还有实体机器人部分,要求参赛队伍两人合作搭建一个实体小车,借助橡皮筋运动四米,是科学课上‘动力小车’原理的应用。


据陈敏莹老师介绍,现在同学们接触的编程主要是锻炼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面对不同的巡线图要采用怎样的策略、使用怎样的指令。接下来的编程学习还会更复杂,同学们要自己构思场景和故事,像设计一款游戏一样,还需要思考给予玩家怎样的反馈,对创造性要求会更高。


共同学习和成长,
憧憬多姿多彩的未来

     

为什么会参加小火点创客工作室的社团活动?

因为兴趣!


参赛同学除了李建烨同学就读五年级外,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从四年级就加入了小火点创客工作室。经过两年的学习和交流,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之间都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聊天过程中甚至彼此开着玩笑。


四年级的中鸣实体机器人课程


在同学们眼里,陈敏莹老师和邓燕玲老师都是很温柔,也很照顾他们的老师。“我们中午训练的时候有一次特别困,陈老师还请我们所有人喝了咖啡。”宋恒昱同学一回忆,其他同学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五年级的3done及3D智绘创意设计课程


同学们互相欣赏,也互相学习和成长。社团中唯一一位女同学卢泳欣比较安静,男生们争抢着介绍她在实体机器人项目上能力很强,这一次她也和搭档张云皓在实体机器人部分取得了满分。编程实力出众的林旭扬同学如果提前完成练习,就会主动帮助卡在某些步骤的同学寻找和解决问题。“我喜欢玩我自己编的游戏!”范殷龙同学坚定地说,当被问到未来是不是还会继续学编程时,他也很笃定地回答:“会!”



同学在课堂上的编程学习


同学们虽然要学习编程、参加比赛,但语数英等课程一点都没有落下。每天放学会先做完语数英的作业,再进行编程的练习。“报名的同学很多,我们要求加入的同学上一学年的语数英体各科评价均为A及以上。”




“孩子们尝试不同的项目,会发现自己的优劣势所在,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等选择也更有利。”陈老师说道。教室后方的一面黑板贴满了各色的奖状和比赛合照。一批批学生从这里走出去,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图片来自红火炬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