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荣获2019亚洲都市景观奖!
2019-12-06 18:15:15




徜徉在东山口,

你是否被矗立周边的红楼吸引?

漫步在新河浦路,

你是否想探索关于东山的前世今生?




东山拥有广州现存最大规模的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近代建筑群。近日在日本福冈举行的“亚洲都市景观奖创设10周年纪念暨颁奖礼”上,“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荣获“2019亚洲都市景观奖”




“亚洲都市景观奖”由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福冈亚洲都市研究所、亚洲景观设计学会四家国际机构于2010年共同创设。今年该奖共收到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69个项目报名,经过区域的初审、复审以及亚洲都市景观奖评审委员会的终审,“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脱颖而出并获得殊荣。



自20世纪初开始,广州始终是中国最具开放性的城市之一,也因此保留下了众多的‘中西合璧’的建筑、街区和文化。越秀区政府自2007年开始对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从历史建筑保护、人居环境提升、文化艺术植入、社区共享共治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复兴。对当地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和亚洲地区的城市更新和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实践案例!


——大会组委会对“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给予高度评价。


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


“东山洋楼”成片的集中地

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广州古城的东部,内现存约400栋传统建筑,以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西洋式风格建筑为主。




早在今年4月,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印发《广州市民宿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8-2035)》,将东山新河浦列为重点发展片区,计划对其进行品质大提升:以城市休闲住宿为核心,将文化和艺术植入街区,结合城市微改造和社区共享共治,快速高效地推进沉浸式深度文化体验街区产品开发,打造成为“艺术生活社区”、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样板区。




历史街区“微更新”,建筑遗产得以存留


本着尊重区域文化与历史的原则,越秀区坚持着渐进、审慎的“微更新”理念,以历史街区“微更新”的模式,因地制宜地制定历史街区改造方案 —— 禁止大拆大建,强调建筑遗产和历史风貌的保护。这也是如今漫步在东山,还能够看到这么多“小洋楼”的重要原因。




针对街区内的物业现状,越秀区主动谋划产业布局,优先盘活空置区、直管房等公有物业资源、国有企业老旧物业。制定街区建设、产业引导等相关配套政策、产业负面清单,开展“住改商”试点工作。


激活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艺青年“打卡点”

特色的建筑元素,背后包含了一段段历史故事。多元文化并存、中西文化交融碰撞,使新河浦街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脉络。小型会所、画廊、轻餐饮、咖啡厅等业态陆续出现。如逵园艺术馆,较好地维护了历史建筑的外观以及内部的原始风貌,也逐步形成了较成熟的市场和文化影响力。




街区内咖啡馆、手作店、设计事务所等如同散落的珍珠,被无形的线索串联起来,以洋楼群为场景,构成了新河浦“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展示片段。此外,商家还常态化举行“东山艺术市集”、“麻花墟”等网红活动,集聚了一定的人气,带动了影响力的传播。



(资料图片,梁钜聪摄)


新河浦路段居民互助会,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载体


对城市居民来说,拥有和谐良好的社区氛围是一种向往。其中,东山街新河浦社区的居民互助会就是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一个缩影。


自2015年居民互助会成立以来,在居委会的指导下,街坊们从互不相识发展到彼此帮助,自觉融入到社区建设中来。新河浦路段居民互助会监事吴永娟告诉小e,互助会帮助解决了车辆乱停乱摆的问题,提升了街坊生活的幸福感。




社区治理理念的提升,得益于搭建政府、社会和专家共同参与的平台。在政府的引导下,邻里互助传统与现代契约精神相融合,在社区治理、文物保护、社区活动等方面,营造出和谐共进的良好社区文化氛围。



小e了解到,2020年越秀区将继续对街区内的历史建筑进行活化利用,打造商旅文融合发展的历史文化街区。目前正在推进“东山印象”历史文化长廊项目,设计改造东山口市政通道,打造成具有时空隧道感的流动文化展示博物馆。让我们一起保护辖内的历史建筑,传承它背后的文化故事,期待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