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时会“习惯性崴脚”?街坊注意啦!要警惕韧带损伤
2020-06-10 13:34:12

                                                                         





小李同学是某学校篮球队的队员,一个月前训练时不小心扭伤了脚,休息几天后有所好转,便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去医院检查,休息不充分就恢复了训练。前几天比赛时,脚又扭伤了,但这一次扭伤,小李同学的脚踝严重水肿,疼痛非常。医生检查后说小李的踝关节韧带损伤并未愈合,导致踝关节稳定性下降,容易出现反复崴脚,需要手术治疗。


许多人认为崴脚只是小问题,为什么会发展成需要手术治疗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运动医学科宋斌副教授表示,崴脚若处置处理不当,会发展为“习惯性崴脚”,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这时就需要手术治疗了。因此,崴脚可千万不能轻视



“习惯性崴脚”不是巧合,

真正的原因是这个!


宋斌介绍,踝关节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负重最多的大关节,踝关节扭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损伤,尤其当人们跳起落地、下楼踩空、穿高跟鞋时扭伤最为多见。


据统计,踝关节扭伤占所有运动损伤的40%以上,又以足底向内的内翻位扭伤为主,这样容易损伤踝关节外侧韧带,约占80%。通常的症状有疼痛、活动受限,进而出现关节肿胀、皮下淤血。


大多数患者经过伤后冰敷、抬高、制动、加压包扎等治疗2~6周后可以好转,疼痛、肿胀大多会自行消退。但很多患者崴脚后往往不重视,认为不痛了就是康复了。殊不知急性踝关节扭伤若处置处理不当,内伤没有充分愈合,约有40%以上的病例会进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


什么是慢性踝关节不稳呢?


宋斌介绍,踝关节的稳定主要通过周围的韧带来维持,所以韧带可以说是踝关节扭伤的“第一受害者”。慢性踝关节不稳是由于踝关节及其周围韧带发生损伤,致使踝关节稳定性下降,并以反复扭伤脚踝为临床表现,就是俗称的“习惯性崴脚”。患者往往陷入了“扭伤→不稳→运动→再扭伤”的恶性循环。


“关节除了骨之外,主要结构还有韧带,类似橡皮筋一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能保持活动过程中骨的稳定。”宋斌提到,许多人觉得只要骨头没伤到就没啥大问题,把崴脚不当回事。然而,由于韧带损伤在X光片不能直接看到,在临床上往往容易忽视。早期的处理不当,韧带损伤得不到修复,韧带就会出现松弛甚至完全断裂。关节松动了就会出现反复崴脚,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这时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可能又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

韧带松了也没什么吧?

反正崴脚了也会好,

错!


宋斌副教授介绍,踝关节韧带损伤后最大的危害是引起组成关节的各个骨的互相撞击、碰撞,最终会引起关节内的软骨损伤,而这些软骨损伤是不可逆的,人体不能自行修复,最终会进展为骨关节炎。而关节炎的症状比较重,治疗效果也比较局限,严重降低运动能力和生活水平,所以从长远来说,重视崴脚的治疗从根本上是为了保护关节软骨,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



专家提醒:

出现这几种情况,

要及时治疗


宋斌介绍,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受伤经过及目前出现的症状,结合进一步的查体情况,一般可以判断韧带是否断裂。如果查体判断韧带出现了问题,医生会要求进一步进行B超检查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受损的踝关节韧带,同时对于合并存在的其他损伤也会比较清晰地展示,利于医生判断和给出治疗方案。


修复关节的稳定性,是踝关节不稳症治疗的最终目的,这时需要手术治疗。关节镜微创手术是目前踝关节手术的主流术式,通过关节镜技术修复关节内的磨损、重建韧带,使踝关节的稳定性得以恢复。这种手术方式伤口小,软组织损伤少,手术预后良好,大大缩短恢复期。配合专业的康复训练,术后康复情况非常乐观。


宋斌提醒,

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

需要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1)踝关节扭伤3个月以上仍然存在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或者走平路也会经常出现扭脚;

(2)长距离行走后出现踝关节疼痛、肿胀的症状;

(3)在行走的过程中出现“闪”一下或者“打软腿”的情形;

(4)下楼梯时需要小心翼翼,很怕扭脚,或者感觉很难控制脚踝;

(5)在运动中变向比较困难;

(6)女性无法穿高跟鞋。


“如果我们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早发现早治疗,预后一般都不错,绝大多数人可以痊愈。但也有一些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治疗不科学,病情经久不愈,给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宋斌表示,如果正经历反复崴脚,一定要到正规医院、专业的运动医学科或足踝外科接受治疗。




崴脚科普插画来源:宋斌副教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