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快乐只需一把剪刀、一张红纸……
2020-10-15 23:34:14





一剪之趣夺神功
美在民间永不朽
剪纸

有时候,快乐仅需一把剪刀、一张红纸,手起剪合间,一张张漂亮的剪纸,总能让人想起儿时手工课上的乐趣。在这个气候依旧温暖的金秋十月,广州博物馆迎来了两位“北方的客人”——剪纸大师韩月琴与初春枝。

两位在剪纸工艺上有着深厚造诣的大师本次专程从辽宁来到广州,为羊城带来了庄河剪纸与满族剪纸的美感,也让“老广”和“小广”们,通过广州博物馆的“跟非遗大师学剪纸”课堂,在学习不同的剪纸工艺,发现剪纸的深层乐趣。


认识非遗大师
韩月琴 · 庄河剪纸

韩月琴,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传承庄河剪纸艺术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平,技艺娴熟,其表现题材、形式与本地区的民间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普通民众的审美诉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她还通过举办展览,参与基层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传播庄河剪纸艺术,扩大了庄河剪纸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其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初春枝 · 满族剪纸

初春枝,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民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满族剪纸技艺系家承,擅长刻窗花和剪满族造型的连手娃娃。她的作品粗旷纯朴,写形写意,画面丰满,线条自然,反映出浓郁的东北民风民俗,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满族剪纸风格。主要作品有:《东北三大怪》、《忙年》系列、《祭笊篱姑姑》系列、《二月二,龙抬头》、《剪五毒》等。



跟非遗大师学剪纸
吉祥的庄河剪纸

在韩月琴的庄河剪纸课上,她向到场的学员们展示了自己的部分代表作品,并就其中一些剪纸工艺的常见花纹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讲解,让在场的“入门者”能够明白包含在这复杂而抽象的花纹背后的寓意。


庄河剪纸沿袭了古老的传统样式和表现手法,题材与内容集中反映出民间百姓祈福纳祥的愿望,对研究古人信仰、文化、风俗习惯等具有重要价值。庄河的剪纸艺术风格古朴、凝重、简洁、浪漫,题材、体裁丰富多彩,注重刻意,讲究夸张,虽沿袭传统,但不保守不拘泥,有独到的剪纸艺术风格。在我国民间,庄河剪纸一直深受百姓追捧喜爱,一些拥有创作能力的优秀剪纸艺人还曾远赴日本、韩国进行剪纸艺术表演,让庄河剪纸这门传统工艺名扬海外。



为了让现场听众能更直接体会到庄河剪纸的魅力与趣味,韩月琴选择了较为简单且经典的花式“吉祥团花”进行现场教学,耐心细致地就这一花式剪纸的折纸手法、剪纸技巧进行一一说明。



在韩月琴的演示下,现场的学员们很快拿起纸张剪刀,开始进行学习和挑战。不难发现,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尝试的过程中不自觉沉浸在剪纸工艺的乐趣之中,并为这门传统工艺的魅力所折服。


剪纸学习


经过不断的观察、思考、动手、修正后,不少学员都成功剪出了漂亮的作品,虽然技法难免生涩、成品也难称完整,却丝毫不影响作者们满满的喜悦与成就感。


展示作品


韩月琴笑称,“庄河剪纸本就为表达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而生,能通过剪纸为大家带来乐趣与团聚,一直是剪纸工艺传承人坚持的动力。也希望寓意国泰民安,家庭团圆的‘吉祥团花’,能得到更多广州朋友的喜爱。”



喜庆的满族剪纸

广州博物馆中正在展出的“相映生辉——当御用青花瓷遇上非遗剪纸”展览的展品中,剪纸大师初春枝的作品占据半壁江山。“东北味儿”十足而又喜庆可爱的满族剪纸,也让不少广州市民喜爱不已,因此初春枝的剪纸课,同样吸引了众多的学员前来听讲。



满族剪纸本是满族祭祀用品,以反映满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场面为主要内容,因此在图案上不象现代剪纸那么充满设计感。虽然在视觉效果上没有那么精致,但满族剪纸用特有的剪纸语言,传达着朴拙、浑厚的民俗风情,而在技法上,满族剪纸主要采用阴刻法。在她60多年的剪纸生涯中,她坚持用最朴素的剪刀,原汁原味地保持传统剪纸的传统技法。


← 初春枝作品

在教学环节中,初春枝选择了喜庆的“拉手娃娃”进行讲解。她表示,“拉手娃娃”是东北地区常见的剪纸纹样,无限连续的娃娃造型是喜庆、欢乐、团结、辟邪、多子多福的象征。不同于传统“手把手”指导讲授剪纸花样的样式与技艺,在教学过程中,初春枝一边展示拉手娃娃的剪纸技巧,一边鼓励大家创作具有个人或者地区特色的纹样。


剪纸学习


在初春枝的指导和鼓励下,不少学员创作出了极具个人风格的“拉手娃娃”,这些作品不仅得到了初春枝的赞赏,也让创作者欣喜不已,从而进一步明白蕴含在剪纸工艺中的创作乐趣。


展示作品


看到学员们纷纷发挥创意,初春枝倍感欣慰地表示,“在剪纸工艺中,‘剪’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创作和设计。很高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带领大家认识到剪纸创作的乐趣。也希望学生和家长们能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挖掘本地的传统文化,通过剪纸的方式,让中华文明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部分图片来源于广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