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最牛气 | 牛巷缘何得名?牛巷背后这段古你可知?
2021-02-01 23:42:11





庚子尽,辛丑至。2021年,将迎来十二生肖中的牛年。牛,有着坚韧、勤劳的品质,历来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动物。

在广州老城区的越秀,散落着不少与“牛”相关的地名,借此机会,越秀小e寻访越秀“牛地儿”,看看它们背后有着怎样的有趣故事。


在六榕街稻谷仓社区,

有一条牛巷。

从闹市中走进这条小路,

一抬头便看到墙上写有

“牛巷”两个字的路牌,

经过岁月的洗礼它早已褪掉了原来的颜色,

从模糊的字迹中

我们还依稀能找寻到一丝旧日的痕迹。




巷约形成于清代中期


《广州市地名志》中提到,牛巷在市政府之西,百灵路南侧,南至仓前街。清代已定名。《越秀史稿》(第四卷)中亦有记载,牛巷北段东侧有横巷,分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段。见载于《驻粤八旗志》,巷约形成于清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北侧之横巷不存;南北向段主巷存。




小e了解到,清后期的作品《驻粤八旗志》中有:“镶白、正蓝旗汉军箭道在牛巷”的记录。清廷入关,所统之兵,称八旗兵。陆续收编的明朝降兵,名汉军八旗。所谓八旗,即包括正红旗、镶黄旗、镶白旗等八种军旗的颜色。清朝时,广州城中驻扎了从京师来的数千名汉军八旗兵,他们携眷来粤,在广东生活。




相传该地曾有牛棚故名


牛巷,为何取名为“牛巷”呢?《越秀史稿》(第四卷)中提到,相传此地曾有牛棚,因而得名。


在牛巷居住了几十年的街坊吴先生说他小的时候听长辈讲过这段轶事,“牛巷与仓前街和稻谷仓相邻,相传这两处是因驻粤八旗兵建在附近的谷仓而得名。牛巷与粮仓毗邻,用于存放畜牧。


而后,稻谷仓改建为军器库,用于储存兵器。



到了近代,稻谷仓不再用作粮仓和军器库,而街名却一直保留了下来;牛巷也不再存放畜牧,名字亦流传至今。时光流逝,如今有关牛巷来源的历史也只能从老街坊的口中说出来,这里曾经是否有牛棚呢?现也难以确考。




办事便利,邻里关系和谐


街坊吴先生告诉小e,自己是1977年随父母搬到牛巷的。他说过去的路面都是由大麻石铺设而成,巷子的一侧种着高大挺拔的树木。


“牛巷不大,走在这条路上总是能够看见熟悉的邻居朋友,大家的关系很和谐。”吴先生还表示,牛巷周边的环境及生活配套设施非常完善,学校、菜市场、餐饮店、便利店都很多。





今年70岁的街坊徐先生是生活在牛巷土生土长的居民。他说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巷子变化很大。

“以前附近都是低矮的民楼,我读小学的时候这里还有一家酱油作坊,每次路过都会看他们是怎么制作酱油的。”说起这家酱油作坊,徐先生还能回忆起当年作坊工作人员在大水缸上捣碎黄豆,熬制酱油的画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巷子慢慢地建起了很多高楼,“好多新的居民搬过来住,周边的生活设施更丰富了,生活在这里很方便很舒适。”




如今行走在这条小路上,时常能看到上下班或接送小孩上学的人们,围墙那边也总是传来知用中学学生的欢声笑语,增添不少生趣。

牛巷之于你,

是一个承载了什么感情的地方?

它又能唤起你的什么记忆?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