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人张诩,在诗书路“大隐隐于市”| 讲好光塔故事
2021-12-09 11:32:53





岁月流经,蕃坊觅迹。作为一条历史底蕴深厚的行政街,光塔街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资源。


怀圣寺光塔巍然矗立,唐代时外来商船见此,便知已到羊城;五仙观内的岭南第一楼,有广东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钟;诗书路、南濠街、仙邻巷……这些古老的街名仍在诉说当年“汉蕃万家”的盛况。


为挖掘光塔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光塔街道办事处将联合“微社区e家通越秀光塔”开设“讲好光塔故事”专栏,不定期推出身边的街巷故事。




好光塔
ABOUT
STREET STORY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不仅被古代读书人奉为经典,还鼓励着不少现代学子努力向上。


在我们光塔街,也有一条以“诗书”命名的道路。这个充满书卷味的名字,总能勾起人的无限遐思:那里是不是常年被书香萦绕?恍惚之余,耳畔好像还隐约传来了琅琅书声。




诗书路在市政府西南,北起惠福西路,南至大德路。它在清末民初时仍称诗书街,“诗书”之名源于纪念明代学优行高的名诗人张诩。张诩(1456-1515),字廷实,号东所,广东南海人。他少年好学力行,才思敏捷,后拜名闻全国的大学者陈献章(白沙先生)为师,深得老师赏识。




古时文人总要走科举之路,张诩于成化十年(1474)考中举人,成化二十年(1484)考中进士。之后他做了三年的官,便因不屑官场之弊而以病为由辞官回广州。


张诩回广州后,买下唐代仁王寺旧址西圃辟为居所。张诩买下此处后,在庭院中遍种竹子,并筑了一个“看竹亭”,立了一个“咏竹诗碑”,将居所命名为“竹坞”,以表君子爱竹之心。从此开始他“大隐隐于市”的生活。




张诩在此隐居20年,却不断有赏识他的大官举荐他当官,但他均不为所动。最初是两广都御史屠濂推荐他任户部主事,继而弘治年间巡按使黄铠以“学优良、行高慎”举荐他,正德年间御史程材荐他“为岭南学者所师友,践履纯笃,可大用”,吏部荐他“敦庞博雅,绰有古风,恬静清修行”……但每次官员促他上京时,他均以病辞谢。正德九年(1514),朝廷召张诩为南京通政司左参议,文到之日他先上表辞谢,推辞不掉而赴南京后,却去拜谒孝陵便告归。张诩淡泊功名之举,令恩师陈献章也赞他“以自然为宗,以忘己为大,以无欲为至”。





张诩在竹坞中读书,虽然户外如市,他恍若无闻。路人经过他的居所,常会听到张诩吟诵的声音。因此,福建莆田名士(一说广东布政史)彭韶赞他为“岭南孤凤”。张诩有《光孝寺》诗咏及广州及其住处北面附近的岭南名刹光孝寺。


张诩晚年写的诗《秋日有感》,则可见其心情的变化。诗云:


满天风雨倦登楼,独引黄花酒一瓯。壮岁妄希颜氏乐,衰龄深抱杞人忧。

风云空想千年会,山水聊为半日游。手把一编谁领略,万松阴下坐科头。




张诩有《白沙遗言纂要》《东所文集》《南海杂咏》《新会崖山志》等著作传世。《南海杂咏》对广州及附近160多处名胜或物产进行歌咏,在每处名胜下创作有多寡不等的诗歌,题材多样,体现出“岭南孤凤”的造诣之高。


由于张诩的诗神凝韵致,书法苍劲郁勃,加上他德行高雅,后来他的居所一代建街,人们便以“诗书”为名。上世纪20年代这里开马路时,诗书街改名诗书路。1966年改名为红书路,直至1985年才复名。



如今的诗书路,有不少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而这条路上的许多巷子,也都有一个非常古雅的名字:仁亨里、馥园巷、诗书西街、永禄新街……它们似乎在讲述着一段段难忘的历史故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诗书路上建起了许多高楼,当年张诩建起的看竹亭早已不在,尽管已无踪迹可寻,但我们仍能感受到书香气息的风韵犹存。“诗书”体现了广州文化的底蕴气息,这是年华无法抹去的历史。







资料参考:《诗书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