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路上兴纸业|人民商业街巷故事
2022-12-08 09:47:57


导语:

广州素有“千年商都”的称号,这里商业贸易活跃。从原始的海上贸易到近现代的货通八方,那一段段千古商道佳话,向世人展示了羊城的繁华与鼎盛。在越秀区人民街,你会发现身边就有许多充满商业韵味的街巷路名。即日起,“微社区e家通幸福人民”将开设“人民商业街巷故事”专栏,为你讲述别具特色的商业街巷故事。


冬日的午后,

来到天成路

你会发现

这条道路两旁

有许多与纸业、印刷相关的商铺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图片

天成路北连大德路,南接一德路。沿着这条道路直走,两旁坐落着不少卖纸的商铺,珠光纸、牛皮纸、包装纸等不同材质的纸张应有尽有,种类丰富。此处的纸业聚集,并不是近些年才开始,而是自古有之,这还得从天成路的历史说起。





南宋以前,天成路还是一片汪洋。南宋以后,南城外逐渐成陆,天成路终于浮出水面,经过元、明两朝的开发,渐成街衢,渐成市井。那时,天成路名天平街,北连诗书街和纸行街(纸行街南段称“木牌坊”)。


据《广州越秀古街巷》(第三集)记载,从明代起,有顺德、南海及番禺人来这一带开设造纸手工作坊,至清代时从纸行街到天平街一带已形成纸业专业街,大大小小的土纸行、色纸行聚集于此,吸引省内外纸业商人到此交易。明末至清中期,福建的长汀纸、广西的玉扣纸及纱纸、蕉岭的草纸、佛山的色纸等,源源不断地运到天平街及纸行街一带。通过土纸行销往国内各地或出口。



19世纪40年代后,国外的洋纸,也通过天平街的洋纸行入口。各地的大纸商都派人到天平街开设大栏(相当于交易中心),就近调度指挥,及时调控价格。于是,天平街一带形成一个庞大的纸品集散市场,天平街因为近玉带濠,水运更方便,故大栏的数量比纸行街更多。


图片




天平街与纸行街之间有条诗书街,诗书街因明代有名诗人张诩居于此而得名,故与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也有不解之缘。宋代端砚名家梁奕南的后人梁耀南,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来到诗书街开端砚店。后来,迁到南面的天平街,创办懋隆砚铺,除经营端砚外,兼营石刻工艺品及碑刻拓片。


1931年,广州扩建马路,纸行街与南段的“木牌坊”改名为纸行路,诗书街改为诗书路,天平街改为天成路,这三条马路南北连成一线。天平街改名天成路后,这条路上的纸业比以前更加兴旺。


20世纪40年代,纸行路到天成路的纸业渐渐零星落索。直至20世纪90年代,天成路的纸业重焕生机,而且越做越旺,成为纸张、油墨、印刷包装专业街。有数据显示,至21世纪初,在天成路一带的印刷包装商户超过400家,印刷包装销售量占广东省的三分之一。


日前,记者走访天成路,发现除了有卖纸的商铺,确有许多经营胶带、包装、印刷产品的商户,形成特色。走在道路上,两旁人来人往,市民都在有序忙碌着。这里的纸业贸易自古有之,并发展至今天,已经成为天成路的一张特色名片。


资料参考:《广州越秀古街巷》(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