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路说药材行|人民商业街巷故事
2022-12-20 21:33:14





导语:

广州素有“千年商都”的称号,这里商业贸易活跃。从原始的海上贸易到近现代的货通八方,那一段段千古商道佳话,向世人展示了羊城的繁华与鼎盛。在越秀区人民街,你会发现身边就有许多充满商业韵味的街巷路名。“微社区e家通幸福人民”开设“人民商业街巷故事”专栏,为你讲述别具特色的商业街巷故事。

当人们要夸赞医生医术高明、大爱无疆时,常会用仁慈善良、悬壶济世来形容。在广州,就有一条取名“仁慈济世”的道路,名为“仁济路”,它位于沿江西路北侧,北接一德路。


清朝乾隆年间,仁济路紧靠十三行(怡和商行就在其西侧)。因为城墙西面陆续新建不少商行,需要很多家具,于是在今仁济路地段形成一个很大的家具市集,店档多达七十多家。后来,十三行被一场大火烧毁,仁济路的家具市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广州越秀古街巷》(第三集)记录,道光年间,有国外传教士在此建教堂,标榜仁慈济世,取名仁济堂。1921年在此建马路时,新马路便沿用“仁济”之名,取名仁济路。后来仁济堂改作他用,仁济路上却开了许多药材行,成为热闹的药材市场,延续了“仁慈济世”的寓意。









当年的仁济路,药铺琳琅满目,药摊上摆满了阿胶、党参、地黄、首乌等各类中药材,置身其中,阵阵药材幽香扑鼻而来。据悉,清末民初,药材行业分成南北药材行、参茸行、生药行、药片行、成药行等“药行八业”,每一行又按经营方式、规模及性质的不同,分为行、店、铺三类。


南北药材行以销售长江以南的川、滇、浙、赣以及长江以北诸省所产的药材为主;土药行主营广东、广西的中药材和湖南、江西一带的中药材,大商号有张泰昌、唐钜昌、卫兆隆、广悦来、生和药材行等;参茸行以经营人参、鹿茸、珍珠、琥珀、牛黄、犀角等贵重药材为主,大商号有忠信行、宝安隆、同安泰、同顺泰、裕泰祥等。这三大类药行,大都集中于仁济路、仁济西路、回栏街、潮音街、晏公街一带。这一带也多熟药店、生草药店。据1936年的统计,广州有366家熟药店、生草药店分布于仁济路附近一带。





仁济路上的特色建筑。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是药王诞,仁济路一带的药材商都要拜祭药王,然后设宴庆贺药王诞辰。药王孙思邈的仁慈济世之心,影响着药行、药店老板与员工诚信经营,良好的信誉也令这药材集散市场长盛不衰。


可是如今的仁济路,已经没有多少药行了,道路两旁的房屋多半用来作仓库使用,走至尽头才看到仅存的一两家药房。





资料参考:《广州越秀古街巷》(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