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人民街道办事处外派干部李奋(派驻广州市驻湛江市遂溪县工作组、遂溪县乌塘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荣获“最美外派干部人才”称号。
今天,
小e带你一起
走进他的故事。

翻看李奋的朋友圈,从2021年7月开始,他便一点一滴地记录在湛江市遂溪县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日常,从乡村振兴日记到工作感想收获,这位“80后”的年轻干部坦言:在遂溪县开展帮扶工作的经历,是自己人生的一段宝贵记忆和财富。

李奋是人民街道办事处综合行政执法队三分队队长,大学一毕业便进入基层摸爬滚打,14年的工作经验让他成为单位里的业务骨干。2021年7月,在上级组织的安排下,他动身前往湛江市开启为期3年的乡村振兴工作。在那里,李奋担任越秀区派驻湛江市遂溪县工作组联络员、遂溪县乌塘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员。“尽管事先我就向参与帮扶工作的干部取了经,但远离熟悉的工作岗位、熟悉的同事、亲爱的家人,内心还是会有不安。”带着一份忐忑,前方等待李奋的是未知和挑战。
“我的工作分工是联络员,既是越秀区派驻遂溪县工作组的联络员,也是驻乌塘镇工作队的队员,帮助组长和队长协调推进工作。”李奋说其实这就相当于“秘书”,要做好上传下达和协调对接工作,有任务时要传达,有接待工作时要安排好行程,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从执法到联络,要学习的业务知识很多、很广,很多是我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李奋坦言,只能硬下功夫,老老实实地啃上级下发的文件,看到不懂的地方不耻下问。只有自己学明白了,才能跟人打交道,说出有道理的话。

作为一名联络员,李奋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写材料,既要梳理日常工作开展情况,也要总结工作队、工作组的成绩和亮点向各类媒体投稿宣传。尽管他本身喜欢阅读写作,但面对这个全新领域,一时间也犯了难。
“我原来在单位也写,无非是简单的报告之类的,能讲清事实、条理清晰便可以。但是驻县工作组、工作队的材料就不能马虎了,它的要求标准更高。”面对挑战,李奋咬紧牙关去尝试,他阅读学习了大量发表出来的稿件,总结别人的文章怎么写,然后试着模仿,遇到不懂的问题便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当有修改意见反馈下来时,他一边改进一边总结经验,在磨炼中提升水平。
李奋(右一)
李奋(右一)
李奋将深入一线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写出乡村振兴日记《心中燃烧着一个致富梦》、《这碗番薯糖水成了我今天的小确幸》、《做一条发光的灯笼鱼》等,并发表在学习强国等平台上。他还和队员们共同制作短视频,用时下流行的方式将乡村振兴工作点滴记录下来。

在慢慢地积累中,李奋的工作步入正轨,在写作上也越来越得心应手,逐渐向大体量的调研总结类文章挑战。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