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手术师”崔小林:用匠心修复“时光”
2023-03-10 11:16:44




今年2月,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时,新闻发言人明确提出: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


一枝一叶总关情,“小修小补”的背后升腾的是一座城市的“生活味”和“烟火气”。




“滴答滴答……”在越秀区朝天路42号,有一间不起眼的钟表修理店,手艺人崔小林正坐在桌前修理手表。一张桌子、一盏台灯,方寸之间,便是他的人生舞台。与钟表相伴40余年的人生生涯里,崔小林就像钟表的“手术师”,不仅解决了许许多多的“疑难杂症”;他更是“时间修复师”,用匠心修复一段段流逝的时光记忆。


0 1
与钟表相伴40余年


午后,行至越秀区中山六路朝天路42号,眼前是一间面积不大的钟表修理店,抬头一看,墙上挂着各式各样复古的钟,“咚咚咚……”耳畔不时传来清脆的钟声。


崔小林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他伏在桌前,眼前带着一个放大镜,左手拿着表盘,右手拿着镊子,小心翼翼地检查零件是否损坏。




崔小林今年60岁,他17岁时便跟哥哥学习修理钟表的手艺。崔小林坦言自己入门的诀窍就是“多拆多装”,“拆装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过程,我一边记住每个零件的名称、功能,一边记住零件之间是怎么组装的。”他说通过多动手、多摸索,自己慢慢“上道”。




崔小林回忆,以前修理钟表是没有固定档口的,他就骑着一辆自行车,带着小方桌和各式各样修理的工具,上街出摊。1990年左右,他在中山八路开了一间修表店,大约在2000年来到朝天路开店。


0 2
钟表“手术师”


字盘、自动轮、自动轴、摆轮、时轮、分轮、发条……说起钟表的零件构造,崔小林如数家珍,“钟表其实很复杂的!一块手表,就由上百个零部件构成。”他眼前带着放大镜,正拿着镊子把手表零件一个个拆出来,有的部件细小到如蚂蚁一般。




“崔师傅,我的手表不动了,您看看是什么问题?”“您好,我的表带松了,能帮忙弄一下吗?”采访当天,不时有顾客前来修钟表。“修表和看病其实是一个道理,医生为病人看病要‘望闻问切’,我们修表也有类似这样的过程。”崔小林说道,修理前首先要问清楚钟表出现了哪些问题,是不会动了还是走得慢了。紧接着他会了解钟表的具体情况,如是否进过水、是否摔过等。




“然后就要排查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崔小林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只见他话音一落便拆开表盘,详细检查每一个零件,并按照有无问题分好类,宛若钟表“手术师”。


“呐,你看,这个螺丝生锈了。”崔小林把有问题的零件放在一边,待找齐问题症结后便“对症下药”。“如果零件生锈了,就进行清洗;如果零件损坏了,能修的修,不能修的就更换。”他说修理时间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而定,短则几分钟,长则一个星期不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崔小林还有一套非常珍贵的修表工具,全由他手工制作而成。记者看到他从柜子旁拿出一个铁盒,里面摆着起子、开表器、三叉钳、金钢锉等工具。“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崔小林的语气有几分得意,他说为了保证工具好用,自己都是买原材料来磨制,这套工具已经陪他走过几十年光阴,解决过众多钟表的“疑难杂症”。



0 3
时间“修复师”


五花八门的钟表不仅记录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承载着个人珍贵的情感记忆。崔小林说每件钟表都是他的“宝贝”,“每次能修好钟表,我就特别有成就感。”对他而言,这不仅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更是守护珍藏记忆的责任。


“看着外婆留下来的手表恢复原貌,时针重新走起,似乎那些童年时与外婆相处的美好时光能倒流回来……崔师傅凭着精湛的手艺,重新修复的不只是手表,还有那些美好的回忆!”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位博主写下自己和老手表的故事,“时间修复”的背后,是崔小林的匠心坚守。


崔小林告诉记者,去年一位顾客拿着老手表找到他,“那块手表是她外婆留下来的,她外婆又是从自己家婆手中得到的表,有着很久的历史。”因为表盘生锈,外框损坏,时针缺失,很多修表店都说没有修的价值。这位顾客无意间看到崔小林的店,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往。“看了之后,我说能修!只是需要等的时间比较久。”崔小林买回原材料,给外框包K金,重新修复表盘,花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修好。看着老前辈留下来的表又重新转动起来,顾客备受感动。




“这种情况经常碰到。”崔小林直言,钟表是承载时间和记忆的物件,里面藏着许多过去的故事。他还记得前些年时,华南理工大学叶教授拿着一个古老的钟找到他,“那个钟不会动了,教授找了很多家修表店,修了几十年都没有修好。”崔小林一看,原来是字盘的机械零件损坏了,但由于太古老,市面上很难找到这种零件。“幸运的是,我刚好有这种零件,因为我一直有收藏钟表的爱好。”经过一番努力,钟得以被修好,看着心爱之物重新“活”了起来,叶教授特意为崔小林送上一面印有“钟表工匠 为民精心”的锦旗。



0 4
用匠心“守艺”


“他对钟表特别痴迷。”崔小林的爱人何女士说,只要见到丈夫在工作,自己就不会打扰他。与钟表相伴40余年的崔小林,可谓称得上“痴”。他的家中,摆放了数百个收藏的古钟,有的历史长达200余年。每天,“咚咚咚”的声音都会从家中响起,如果哪天听不到,他甚至会觉得不习惯。崔小林还时常因为痴迷修表而错过吃饭时间,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崔小林表示,干这行必须心细如发,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做事。随着技术的进步,钟表的款式和制作工艺也越来越复杂,他保持学习的状态,主动掌握不同类型钟表的特点、性能和构成,提升手艺。因为技艺精湛,他收获了一批“铁杆粉丝”。一位住在黄埔区的婆婆二十几年前找他修过表,多年后她又带着表回来修理……这些年,更有许多顾客慕名前来。去年,一位住在茂名的顾客特意开车来广州,只为找到崔小林修手表。




对崔小林来说,修理钟表已经不单单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更是情怀和坚守。前几年,一位80多岁的老伯伯来到店里,“伯伯说自己也是修理钟表的,他问我能不能卖瓶钟油给他,我见他年纪这么大了,就直接送了一瓶。”没想到前几天,这位老伯伯特意来到店里,送了几件珍藏的老式时钟,这让崔小林特别感动。



岁月易逝,匠心不改,崔小林就像“时间守护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那个小小的工作台仿佛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在这方寸之间,他手拿镊子在表盘上轻触,让一个个联结着过去与记忆的钟表重焕活力。“我儿媳妇现在跟着我学习修理钟表的手艺。”崔小林说,他也会继续坚持下去,在这个行业坚守。